首 页 ┊信息公开法规 ┊信息公开年报 ┊信息公开指南 ┊依申请公开 ┊政府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市政府?>>?发展规划?>>?发展规划

德兴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发布单位
市气象局 生成时间 2017-12-18 15:04:3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索 引 号: E25610-0302-2017-0001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
?

德兴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1  前  言

依据《中共德兴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德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江西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编制《德兴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三五”时期德兴气象事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是未来5年德兴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范围为全市行政区域,规划期为2016年至2020年。

2  发展现状和面临需求

2.1 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德兴气象事业在德兴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气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防灾减灾,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在气象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气象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为德兴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福祉安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2.1.1  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

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初步建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气象灾害防御领导、气象信息员(协理员)和技术专家队伍,实现了气象灾害防御向乡镇和农村延伸。

气象灾害防御机制进一步完善。修订完善了《德兴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街道办、乡镇政府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联动和响应机制,实现了气象灾害防御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健全了市、县、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气象灾害防御纳入了地方防灾减灾指数考核。

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了31个山洪地质灾害监测站,3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1个GPS/MET水汽监测站,提高了对暴雨、短时强降水、雷电、台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建成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108块、气象预警大喇叭28套;建成乡镇街道气象信息服务站14个,发展乡村气象信息员120人,实现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快速发布和服务产品的及时传递。建立校园气象监测站2个,广泛开展气象科普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活动,有效提高了老百姓的防灾减灾意识。“十二五”时期,气象灾害致亡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明显下降。

2.1.2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实现了气象信息通过短信、广播、电视、12121、报纸、微信、电子显示屏、预警大喇叭等手段快速发布,发布时效不断提高,覆盖“盲区”逐步减少。

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不断丰富。发布了包括灾害天气预警、3-10天滚动预报、气象情况反映、气象旬报、农业气象情报、农用天气预报、电视天气预报、短信、12121等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与市矿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与市农业局联合发布农业气象服务专报,与市林业局联合发布森林火险等级预报。

2.1.3  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稳步推进

建成人影火箭发射系统2套,专业作业人员队伍8人;完成了1套火箭作业系统升级改造;人影作业系统在农业抗旱、森林防火等防灾减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经济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期间,共开展人影作业30余次,累计受益面积8000余平方公里。

2.1.4  气象为农业发展服务更加深入

建立了农业气象情报、作物气象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警报、农用天气预报、农业高影响天气分析等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面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建立了直通式联系,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了直通式服务。

2.1.5  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不断提

气象综合观测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了31个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监测站,3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1个GPS/MET水汽监测站,观测网络不断完善。完成国家站标准化气象探测站建设。

气象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增强。天气预报准确率达省、市先进水平,24小时晴雨、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预报准确率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5.9%7.5%6.5%;气象预报精细化程度逐步提升,预报空间分辨率向乡镇一级延伸;预报产品不断丰富。

气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县地面广域网络传输能力实现翻番,并具备多种形式的备份线路,气象数据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2.1.6  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

完成了市气象防灾减灾大楼建设;完成了观测场标准化改造。台站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明显提升。

2.1.7  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气象科研能力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承担地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

气象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全面加强人才体系建设,气象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达83%,中级以上职称人员达40%,3人入选省气象局“一线优秀人才”人选。

2.1.8  气象依法行政工作不断加强

完成了“三单一网”的清理规范工作,开展了全方位的普法宣传工作,市人大开展了《气象法》执法检查。加强了与安监、公安、消防、建设、教育等部门的合作,联合执法和防雷安全专项检查。

2.1.9  党建、精神文明等建设成果丰硕

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中央八项规定,职工队伍和谐稳定。“十二五”期间,连续几年获得综治工作先进单位、人口和计生工作先进单位、获得市级文明单位、防汛抗洪先进单位等奖励和表彰,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德兴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指   标

2010

2015年规划目标

2015年完成值

1

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

35.7%

提高5%

43.5%

2

24小时分县要素预报准确率

80.24%

提高3%

86.45%

3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前发布时间

20分钟

30分钟以上

30分钟

4

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

70%

95%以上

82.8%

5

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

80%

90%以上

85%

6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率

70%

80%

88%

7

气象科技服务覆盖率

50%

80%

80%

8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0%

8%

16.7%

9

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

16.7%

90%

83%

2.2  “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需求

2.2.1  面临的新形势

无论从经济发展新常态来看,还是从气象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要求和目标来看,“十三五”时期都将成为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第一,“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最后冲刺阶段,是实现国务院3号文件确定的气象事业发展第二阶段奋斗目标的最后五年,加快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更加迫切。第二,“十三五”时期是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和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目标的关键五年,深化气象改革和推进气象法治建设任务更加艰巨。第三,“十三五”时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转变的最紧迫阶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通过科技创新促进提质增效压力更加巨大。第四,“十三五”时期是推进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实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关键时期,也是德兴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气象事业开放融入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第五,面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重发的形势,面对国际气象科技快速发展的态势,面对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实现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迈进的冲刺形势,加快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和气象服务能力挑战和压力巨大。

2.2.2  面临的新需求

气象防灾减灾需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德兴是自然灾害易发区,近年来,气象灾害呈频发、重发、影响大、预测难、造成损失大等特点。如2011年6月15日、2011年6月19日持续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产生特大洪涝灾害;2013年德兴发生了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引发的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影响不断加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气象灾害风险越来越大。

小康社会建设需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德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气象信息服务是小康社会民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为公众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生产、普惠智能的气象服务产品,迫切要求建立健全适应小康社会新需求的气象服务体系和提升气象服务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和绿色发展理念。江西是全国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省份,德兴也在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德兴样板,并提出要建设赣浙皖三省交界最具魅力山城。生态文明建设不可避免地面对着与天气气候息息相关的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挑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充分发挥气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风险防范、服务保障、科技支撑和资源开发的作用。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加快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建设刻不容缓。进一步完善城市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强化重大工程的气候承载力风险评估,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提高城市建筑的气象灾害设防标准,对气象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农业现代化建设需求。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做好七项改革任务。德兴提出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保障粮食安全等,对气象为农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防灾减灾、产业优化布局以及发展优质、特色、高效的农产品与农产品储运加工等,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要求提供定量化、全程化、精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

应对气候变化需求。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是关系到未来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多发、突发、重发的态势,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由此引发的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德兴是矿业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压力大,因此,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监测、分析和评估,提高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减缓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对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3  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

——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综合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仍不健全,未设气象机构的区履行气象灾害防御职能较弱,气象灾害防御向乡镇、农村、社区延伸存在较大差距;公共气象服务内容、手段等满足不了社会服务需求;生态环境综合监测能力严重不足,环境、交通、旅游等专项气象服务不能满足行业需求;农业气候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专项农业气象服务能力不足。

——气象综合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灾害性天气存在监测盲区,监测手段单一,应急观测能力薄弱;监测资料加工处理、共享供给及信息化能力较薄弱;天气预报精准化及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与时效,还满足不了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支撑能力不足。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台站科研开发能力较薄弱;气象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台站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公共财政保障机制不健全。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与此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争取地方财政投入不够,一定程度制约了气象事业的发展。

——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较薄弱。区域自动气象站基础设施与满足气象现代化建设要求和业务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3  发展思路与目标

3.1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全面深化气象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大力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为德兴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优质气象保障服务。

3.2  基本原则

需求牵引,服务为本。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以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气象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等为重点,加快构建具有德兴特色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提升气象综合服务能力。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人才强局战略,强力推进科研业务深度融合,不断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

转变方式,提质增效。更加注重依靠科技创新、队伍素质提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从主要依靠政府和气象部门力量转向全面利用社会各类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发展气象事业。

依法发展,统筹协调。依法发展气象事业,依法履行气象职责,依法管理气象事务。合理确定地方气象事权与支出责任,统筹部门、市场、社会力量,统筹国家和地方气象事业,统筹部门发展与对外开放合作,促进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破解影响和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激发气象发展活力。积极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推进气象信息资源共享应用。

3.3  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2018年,在上饶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气象人才队伍不断优化,气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智慧气象初步建成,气象整体实力达到省市先进水平,气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显著提升,气象事业发展基本适应德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具体目标:实现“一个增强,一个提升,六个更加”。

——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更加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明显提高,公众气象科学素质和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降低。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公共气象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不断丰富,专业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重大活动和重大突发事件气象保障能力较同期显著提升,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

——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更加有力。生态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和生态气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生态气象监测网进一步健全,为德兴水生态文明城市、生态人文旅游城市和全民共建魅力山城等提供气象保障服务更加完善。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水平与作业能力明显增强,协调指挥与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现代农业发展气象保障更加深入。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机制进一步健全。建成省、市、县一体化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农业气象服务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气象为农服务贡献率明显提升,农业气象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大幅提高,气象保障现代农业减灾减损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现代气象业务更加先进。全面实现观测业务自动化,观测网络进一步健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时空分辨率明显提高,气象探测环境明显改善。无缝隙、精细化、格点化的预报预测业务体系不断完善,基于影响的气象灾害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体系基本建立,气象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气象预报更加精细化,预警更加及时,业务平台更加智能。

——气象信息化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建成资源高效利用、数据充分共享、流程高度集约的气象信息化体系。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更加高效、可靠,气象信息系统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发布能力明显增强,气象业务流程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气象数据、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等核心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气象数据共享能力不断增强,为实现智慧气象提供坚实保障

——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保障更加坚实。科技创新驱动业务服务发展的机制更加完善。科研业务融合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明显提升,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科技对气象现代化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人员结构更加合理,一线骨干人才数量明显增加,人才成长环境更加优化。

——气象法治环境更加优化。气象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逐步健全完善,气象法律法规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防雷减灾纳入政府民生工程。公共财政保障机制更加健全,气象行政管理体制及相应的双重财务体制进一步完善。依法发展气象事业政策环境优化,依法履行气象职责基础坚实,依法管理气象事务水平明显增强。基层气象台站面貌进一步改善,整体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十三五”期间德兴气象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86分以上。

“直通式”服务覆盖95%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点达5个以上。

 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骨干站点比例达到30%;地面观测自

动化率达到100%;常规地面气象观测时间分辨率达到分钟级,空间分辨率平均小于8km,气象灾害重点区域观测设备覆盖率超过90%,国家级台站气象探测环境综合评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1-3天晴雨平均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其中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8%以上;1-3天天气预报空间分辨率到乡镇级;暴雨等灾害性天气24小时预报准确率提高4%;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30分钟以上发出。

石油、化工、易燃易爆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等防雷重点单位的防雷装置定期检测率达到95%以上,全社会防雷装置检测覆盖率达到60%以上。

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0%以上,新增副研级高级工程师1名以上,中级职称以上比例达到80%以上。

台站建设达到全省一流水平。

 

4  重点任务

4.1  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4.1.1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向乡镇、村延伸,逐步建成覆盖市、县、乡、村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鼓励发展气象志愿者队伍,建立气象信息员队伍经费保障机制。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发挥各级政府防灾减灾的主导作用,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府绩效考核和公共财政预算。加强气象与农业、林业、水利、矿管等部门的开放合作,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深化防灾减灾资源整合,逐步形成防御气象灾害的强大合力。

4.1.2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

建立规范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完成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成分灾种、精细化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业务,建立常态化的气象灾害与次生灾害多部门联合调查机制。建立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和基于影响的气象预报业务,实现从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转变。开展暴雨、干旱等主要气象灾害的定量化风险实时评估,依法加强对城乡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推进气象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推动建立气象类巨灾保险制度。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

4.1.3  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能力建设

进一步完善监测站网,建设市级综合业务平台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和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对相关业务系统组织本地化开发。健全与矿管局的信息共享和联合会商机制,建设山洪地质灾害气象服务产品库。

4.1.4  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

建成部门联合、上下衔接、管理规范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加快推进县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的“绿色通道”,拓展信息发布手段,充分发挥新媒体和社会传播资源作用,形成气象灾害等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的立体网络。不断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基本消除预警信息接收“盲区”。

4.1.5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能力建设

健全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立暴雨、冰冻、暴雪等灾害性天气的专项预案。加强标准化应急值班室建设。规范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推动出台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的强制性政策,建立应急准备认证与保险理赔挂钩机制,切实提高全社会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1.6  加强城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建立市、街道、社区(单位)三级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建立街道、村级防灾减灾工作站和社区(单位)防灾减灾信息员(协理员)队伍,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街道、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加强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城市气象观测站网,改造、升级区域自动气象站骨干站网建设,建立精细化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城市排水防洪预警信息发布和专业气象服务平台,完善雾霾天气预报、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和空气质量指数预报,开展城市积涝设计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加强与房管、城管、水利等部门合作,建立城市内涝信息共享、风险预警联合会商与联合发布机制。开展城市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区划和评估,推进社区、学校、企业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建立城市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将气象防灾减灾融入综治、文明单位创建等工作。

4.1.7  加强乡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在原有乡村防灾减灾机制的基础上,拓展信息发布手段,充分发挥新媒体和社会传播资源作用,形成气象灾害等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的立体网络。不断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基本消除预警信息接收“盲区”,解决气象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开展乡镇精细化预报服务,开展农村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区划和评估,推进乡镇、学校、行政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继续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化乡镇创建,组织开展农村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和培训。

4.1.8  加强景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建设生态旅游气象观测系统,在各景区完善负氧离子、紫外线等生态旅游相关的气象观测站网,实时发布景区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开发生态旅游气象预报预警平台,研发雷电、暴雨、山洪等山岳型景区重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指标方法。研发具有针对性的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加强与旅游部门合作,建设互联网+旅游+气象的旅游气象信息发布,实现气象信息资源和旅游咨询服务信息资源的共享、联动和广泛化应用。

4.1.9  加强防雷减灾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雷电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强化雷电诊断分析、预警技术研究和雷电预警产品研发能力,开发全市雷电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加强对防雷服务市场的监管,提高已投入使用的防雷装置的定期安全检测覆盖面。强化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健全农村防雷体制机制,普及农民雷电灾害防御知识,不断完善农村雷电灾害防御设施,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纳入地方政府民生工程。强化石油、化工、易燃易爆场所及学校、医院、小区等人员密聚场所的防雷减灾工作。

4.1.10  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培训

加强和改进气象科普工作,广泛借助社会资源提高气象科学知识的社会普及程度,增强公民气象科学素养和气象防灾自救能力。将气象科普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气象文化设施和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建立以校园气象站等为代表的城市气象科普基地,建设气象主题公园,推动气象科普进街道、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田间地头等。探索面向乡镇(社区)干部、协理员、信息员的气象知识社会化培训机制。

4.2  全面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4.2.1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

建立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将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创新服务手段,广泛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推进个性化、交互式、智慧型、基于位置的智能气象服务,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城乡全覆盖和均等化。推动气象服务融入“智慧城市”建设、融入社区数字化工程,将气象服务纳入城乡“网格化”管理平台,提高城市安全运行气象服务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投入保障机制,推动将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列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指导性目录,纳入当地政府责任清单。

4.2.2  增强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大力发展面向农业、交通、环境、林业、旅游等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气象服务。将气象服务主动融入德兴转型升级和建设赣浙皖三省交界最具魅力山城,开展伴随式的专项气象服务。积极开展重大工程气象服务。积极开展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综合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气象服务工作。

4.2.3  增强决策气象服务能力

进一步提高决策气象服务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的敏感性、针对性和影响力,重点加强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的决策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加强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决策气象服务支持系统。

4.2.4  增强公众气象服务能力

    大力发展气象信息服务业,加强气象服务品牌建设,推进新媒体、新技术在公众气象服务业务中的应用。创新公众气象服务方式和手段,发展更加适应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公众气象服务。开发“德兴气象”手机APP,将气象信息服务融入政府新闻、旅游等手机APP服务。加强气象信息传播能力建设,进一步扩大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开展气象服务质量和满意度调查,加强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4.2.5  增强专业专项气象服务能力

加强面向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建立覆盖铁路、高速公路、旅游景点和电力等行业的专业专项观测网,进一步做好水利、电力、铁路、公路、旅游等行业气象保障服务。建立完善交通、电力、旅游、环保、保险等行业(部门)的气象指标、产品库和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综合业务平台,强化资源共享,提升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和精细化水平。

4.2.6  推进气象服务社会化

发挥气象志愿者和气象信息员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培育和发展气象服务市场中介机构,优化气象服务市场发展环境。强化气象服务市场监管职能,实现气象服务市场事中事后监管常态化,完善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

4.3  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能力

4.3.1  增强生态环境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在全市主要生态安全屏障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建设大气污染物及温室气体监测网,建设雾霾等大气环境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业务服务系统。在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建设负氧离子监测网。加强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极端气候事件、大气污染等生态安全事件的气象预警。加强生态环境气象评估和生态安全气象保障能力。

4.3.2  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管理

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开展气候资源普查与开发利用方法研究,强化农业气候资源、风能、太阳能、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支撑能力。

4.3.3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

完善市级作业指挥系统,开发集资料分析处理、作业潜力识别和条件预报、地面作业指挥、作业效果检验与效益评估、信息管理于一体的业务软件系统,引进空域申请系统。完善地面作业系统建设,升级更新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催化装备,提升作业装备性能,加强标准化作业点建设,改善作业点基础保障能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重点作业区建设。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和重大活动保障以及重点领域作业服务工作,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对生态建设的服务保障能力。

4.4  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气象保障能力

4.4.1  增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深化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推进气象为农服务融入农业生产社会化体系、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农村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开展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县建设,完善气象为农服务社会组织,推进农业气象中心建设。建立适应现代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的农业气象服务指标,开发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增强面向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的气象服务能力。

4.4.2  加强农业气象灾害服务能力建设

开展农业气象灾害早期预警。在粮食主产区、油菜基地、设施农业基地等建设作物生态观测点、土壤水分观测点。完善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开展灾前风险分析、灾中跟踪监测诊断、灾后评估分析。

4.5  全面提升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

4.5.1  强化综合气象观测能力

以预报预测和气象服务需求为引领,进一步完善立体气象观测网,推进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主要建设完善特色农业气象、森林气象火险预警、山洪气象灾害、环境气象、交通气象、电力气象、旅游气象等观测网。加强部门内外观测数据资料共享,无缝隙获取气象灾害重点区域观测信息。建立气象信息员、志愿者辅助观测机制。建成运行监控、维护巡检、诊断维修和供应储备为一体的综合气象观测网业务运行监控系统,完善装备技术保障系统和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机制。

4.5.2  提升气象预报预测水平

   建立完善乡镇、社区及格点化的气象要素精细化预报业务,完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开展多灾种高分辨率的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业务。开展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LWFD)等业务技术系统本地化运用,建立市、县级多种探测资料融合释用业务平台。

4.5.3  推进气象信息化进程

加快气象网络惠民工程建设。健全气象资料质量控制体系,提高数据收集、传输、存储、分析、处理、共享与服务能力。推进气象信息化深度融合应用,引导气象观测与气象服务的智能化发展。加快构建和发展智慧气象,并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气象信息网络基础支撑能力,升级改造地面气象广域网络,接入速率达到50-100Mbps,实现广域网核心设备的双机双路由双电源冗余。优化资料传输通信系统,完善地面气象历史资料和实时资料一体化业务,提高数据质量控制系统业务化程度。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4.6  全面提升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保障水平

4.6.1  强化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

面向地方发展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面向气象现代化要求,重点组织精细化定时定点定量预报、天气要素格点预报、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以及暴雨、强对流等高影响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等关键领域研究与应用。重视气象技术标准的推广应用。营造气象科技创新环境。

4.6.2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

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考核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的政策、制度环境。加强业务一线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气象队伍整体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强化气象教育培训,开展各类岗位培训。深化局校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4.7  全面深化气象改革

4.7.1  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

重点处理好发挥部门主体作用与市场开放的关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在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推进以防雷减灾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服务体制改革,努力创造有利于多元主体参与气象服务、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更好地发挥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职能和作用,加快推进公共气象服务的规模化、现代化、社会化发展。

4.7.2  深化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

重点围绕全面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目标,完善业务科技体制机制。按照省局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部署,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整合业务机构、调整业务分工、健全业务流程和功能布局,推进台站业务协同发展。加快建立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并强化实时监测和临近预警,构建逐时滚动、实时共享、预报协同的业务流程。

4.7.3  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

重点按照上级部署抓好完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工作,进一步明确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推动实现地方气象事业纳入地方政府综合预算。继续推进将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当地政府的各项考核和管理体系,气象部门纳入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体系,气象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的考核范畴。推进以分类改革为切入点的事业单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三单两制一网”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强化部门监管职能,加快从事前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4.7.4  创新开放合作机制

深化气象与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等的交流合作,加强与周边兄弟气象部门的交流合作,创新交流合作方式,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提高交流合作质量。

4.8  全面提升气象依法行政能力

4.8.1  加强气象法规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气象法治建设进程。结合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气象服务体制改革、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制定规范气象信息服务和防雷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市场运行规则,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气象服务市场依法有序发展。

4.8.2  提高依法履职能力

加强气象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市、县两级行政执法联动制度和机制,增强气象干部职工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依法加强社会气象活动的监管及执法,强化对气象防灾减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保护、雷电灾害防御、人工影响天气、涉外气象活动等的管理,制止和查处违反气象法律法规的行为。发挥规划委员会和安委会成员单位的作用,更好督促防雷、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候可行性论证等职能的落实。开展《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执法检查,继续加强与人大、法制、安监等部门合作,加强对气象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强化对违法行为的立案查处能力。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实行气象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气象服务市场监管,规范气象服务行业行为,实现气象服务管理法治化。

4.8.3  强化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

加强气象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宣传,推进气象法律知识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气象法治氛围。努力提高气象普法实效,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4.9  全面加强基层台站建设

4.9.1  加快“一流台站”建设

按照“一流台站”建设标准,加快“一流台站”建设。围绕“四个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基层台站气象综合保障能力,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基本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大力营造气象文化氛围,创建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全面提升台站风貌,台站基础设施基本达到“一流台站”水平。

4.9.2  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

进一步加大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力度,依法加强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保护,切实落实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行政审批,实现台站气象探测环境长期、有效保护。

 

5  重大工程

围绕德兴转型升级发展主战略,特别是针对气象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着眼气象事业发展重点任务,积极推进重大气象保障工程建设。

(一)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工程

    加强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完善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监测网,升级改造21个6要素标准化区域自动站骨干站网。强化县级突发事件预警平台建设,完善气象预报、预测、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升级改造气象灾害信息网络系统和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建设农村雷电灾害防御体系,完善农村公共场所防雷设施。

(二)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程

构建以主要生态农业区、水源涵养区和江河源头区为重点,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项目的实施,将增强我市生态气象综合观测能力、预警与评估能力,为林业、农业、环保等部门提供多元化、精细化的气象资料,提升气象部门应对雾、霾及重污染天气的监测预警评估能力和环境气象服务水平,对城市空气污染的综合治理提供有力支撑,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对建设秀赣浙皖三省交界最具魅力山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三)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工程

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需求、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城乡气象服务发展,扩大气象服务有效供给。建设集决策服务、公众服务和专业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库、气象服务支持系统、服务产品制作系统、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等气象服务技术支持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最新最快的天气预报资讯。建设智慧气象子工程,开发“德兴气象”手机APP、微信服务等,将气象信息服务融入政府新闻、旅游等手机移动服务。建设生态旅游气象服务系统,开展生态旅游天气预报服务;建设互联网+旅游+气象,为生态旅游提供无缝隙服务。

(四)现代农业发展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工程

加强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设施建设,在粮食主产区、特色农业、设施农业重点发展区,建设覆盖水稻、油菜、油茶、茶叶、覆盆子、黄秋葵以及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产业的自动化观测站。加强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能力建设,建设省、市、县三级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一体化业务平台,建立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气象产品加工系统,以及 “江西微农”微信公众平台。全面提升气象信息进村入户能力,建设“八个一”标准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

(五)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按照中国气象局“一流台站”的要求,对德兴国家基本气象站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新建交流干部(单身职工)住宿房等附属房,完善院内亮化、绿化,加强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营造气象文化氛围,创建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全面提升台站风貌,台站基础设施基本达到“一流台站”水平。

 

6  保障措施

6.1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职责分工,落实目标责任,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科学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推动规划顺利实施,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建立本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制度,适时开展对本规划的修订和调整工作。建立本规划与《江西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德兴市级规划、相关行业规划之间的衔接互动机制。充分发挥重大工程项目对本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多渠道落实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资金。加强重大工程项目管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动态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6.2  健全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进一步完善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和相应的财务渠道,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中央、地方共同投资推进气象重点工程、项目保障机制,将发展地方气象事业所需投入,纳入当地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将气象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等项目列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清单,切实加大各级财政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力度。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提高投资效益。

6.3  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气象部门应会同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督促落实。加强本规划与市级总体规划、省市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对接,纳入市政府“多规合一”体系,形成规划合力。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点任务,要明确责任主体,科学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并纳入政府科学发展考核和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如期完成。建立本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制度,适时开展对本规划的修订和调整工作,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充分发挥重点工程对本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严格管理、科学管理、动态管理,确保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加强规划实施的咨询和论证工作,规范气象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附件:1.规划编制依据

          2.德兴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

            建设投资计划汇总表

          3.编辑人员名单


附件1 

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2.《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3.《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4.《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

5.《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

6.《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14-2020年)》

7.《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8.《中国气象局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9.《中国气象局拟纳入“十三五”规划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

10.《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1.《中共德兴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2.《德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3.《江西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14.《江西省气象信息化行动方案(2015-2016年)》

15.《上饶市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

 

附件3 

编辑人员名单

总 编:骆云峰

副总编:李  

编写组成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志华    朱辉    吴叶青    余景璞    金小岚  


附件2 

德兴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投资计划汇总表

建设工程

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

投资合计

(单位:万元)

(一)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工程(投资概算450万元)

1.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建设项目(投资概算200万元)

区域自动气象站骨干网落地升级改造

150

装备保障

50

2.气象灾害预报预测预警能力建设项目(投资概算100万元)

短临预报预警综合业务平台

50

精细预报

20

气象信息服务工程(县级突发事件预警发布)

30

3.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建设项目(投资概算150 万元)

14个乡镇街道气象信息服务站

150

(二)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程(投资概算180万元)

1.生态文明气象综合监测能力建设项目(投资概算130万元)

雾霾及重污染气象监测

80

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建设负氧离子观测站5个

50

2.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项目(投资概算 50 万元)

空中云水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作业点建造

50

(三)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工程(投资概算180万元)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投资概算180 万元)

公共气象服务平台

20

智慧气象(旅游、交通气象服务)

160

(四)现代农业发展气象保障工程(投资概算70万元)

1.自动化农业气象观测能力建设项目(投资概算50万元)

农业气象观测网

50

2.信息化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投资概算20万元)

农产品相关信息系统与平台建设

20

(五)基层气象台站综合能力建设(投资概算180万元)

院内综合改善(投资概算100万元)

院内亮化、绿化,党建、文化等公共设施改造、建造

100

新建附属房(投资概算80万元)

交流干部(单身职工)住宿房、车库、人影弹药库、炮库

80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稿】 【关闭本页
?
?
版权所有:中共德兴市委、德兴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德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德兴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工作办公室